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11-27

2020年11月25日下午,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在南安楼220会议室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基地主任、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施余兵教授,基地成员徐鹏副教授、林蓁助理教授、董世杰助理教授、郝会娟助理教授,以及基地相关秘书出席会议。研讨会由施余兵主持。

说明:微信图片_20201126104218_副本

施余兵首先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确认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强调了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认为我国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任务仍然艰巨。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他谈及对科研创新能力的理解,认为应积极引领国际法理论创新。以目前国际法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尚浅为例,呼吁基地全体成员要加强研究,提高共识,积极提高我国在国际涉海事务上的话语权。

  徐鹏表示,全会提出整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结合我院的研究,这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前我国与世界经济已经密不可分,海上的利益日益凸显,比如航行安全、海上安全、海洋资源安全等,在这些领域我们需要更加深入研究,为国家提出更为有效的建议。林蓁指出,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结合自身对水下文物保护的研究,她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相关议题未来将会成为科研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董世杰表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指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我们作为高校老师,要强化自身专业基础,以社会现实问题为研究导向,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去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郝会娟强调,作为一名海洋方面的研究人员,契合国家需要,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治理步伐,更好地推动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研究上要秉持创新开放的精神,注重学科交叉,产生创新成果。

  黄宇欣、历丽、陈美诗、张霞等基地秘书相继在研讨会上发言,结合自己“十四五”期间的工作,高校工作者为使命,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勇于直面问题,旗帜鲜明地弘扬专业精神,培育专业文化,为谱写新事业新篇章而不懈努力,为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双一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Baidu
map